人生路上,有很多岔路口,有时候走着走着,一不小心就已经走得很远很远,以至于忘记了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及为什么而出发的初衷。
莫忘初心!是修行者解脱路上首要具备的条件,佛在《华严经》里说:“菩萨初发心,即成正觉。”由此可见最初发起一念成佛之心在解脱道上是贯彻始终的。佛弟子们可别应了:“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,学佛三年,佛在西天,学佛三年,遥遥无边”的有始无终的不吉祥语。
来时一丝不挂,去时一缕青烟,这是人生的真相与事实,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,才能令自己的生命洒脱起来,虽然不能一时达到,亦应有向往之的心,才能令生命逐步走向超越!
富贵、快乐与幸福,是人人所追求的,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与快乐呢?心中知足无缺叫富,为人所需乐助叫贵。快乐不是一种性格,也不是专人独享的权力,而是一种遇事不惊,从容自在的能力。
佛陀问一只被囚在笼中的画眉:“你愿意到天堂去生活吗?”
画眉回答说:“为什么要去天堂生活呢?”
“天堂里宽敞明亮,不愁吃喝。”
“可我现在也很好啊。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办,风吹不着日晒不着,还能天天听主人说话、唱歌。”
佛陀反问:“可是你自由吗?”
画眉沉默了。
于是,佛陀把画眉带到了天堂。他把画眉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,便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去了。
一年后,佛陀突然想起了画眉,便去翡翠宫看它。他问画眉:“啊,我的孩子,你过得还好吗?”
画眉答道:“感谢您佛陀,我过得还好。”
“那么,你能谈谈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吗?”佛陀真诚地说。
画眉长叹一声,说:“唉,这里什么都好,就是这笼子太大了,怎么飞也飞不到边。”
佛在《华严经》里说:“心如画工师,画种种世间,一切世界中,无法不造作。”一个人要想获得心灵上真正意义的自在与超脱,必须走出自我封闭的枷锁与牢笼,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。
一个人的心里若缺少善良,他的言行必然恶毒;心里缺乏对美感的体悟与德行的操守,他的言行必然低俗下流;心里缺乏自信、自尊与自爱的人,言行必然卑微下贱;心里缺少诚信的人,言行必然虚妄、眼神里亦必然充满了闪烁不定的焦虑;心里缺少知识而有的善巧智慧,言行必然愚昧暗钝。心是一杆业果法度的天平秤,秤出的是你自己的言行;而你所有的言行则是一面淸澈的镜子,映出来的则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。佛在《维摩诘经》里说:“心净则佛土净,心染则众生染。”
记住,切莫让自己的心像一粒随风飘荡的尘埃一样,没有着落,使得自己无时不在寻觅里讨活计,那是相当辛苦与无住的一件事。若要你的心时常愉悦快乐,在尽心之余,多一份随缘起止,随遇而安的安住情怀;因为,心灵时常满足的人,才是富贵自在的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