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夫的慈悲心和爱心是有限量的,他们慈悲不相关的人更容易些,但要慈悲和爱护自己身边的人却显得很困难,或者苍白,不是不慈悲或者不爱护,而是彼此太了解后,缺少了对彼此的耐性与包容。很多时候,他们看不到彼此身上闪光的长处,而是挑剔彼此的缺点或毛病。
包容,需要智慧的引导,才能发挥它良性的作用。包容,是彼此的尊重和心心相惜。古人有:“不是英雄不献剑,不是诗人不献诗”之说。借用此句,说明人性的品质需要在同一量级,同一认知的领域,才更懂得此中的意义。
生活就是这样,叶子黄了,树枝枯了还会再绿,花儿红了,艳丽谢了还会再开,一切都在演绎着生命的轮回与奇迹,但是只要我们把根扎得稳、扎得深、种子依然存在,来年仍然是一片春意盎然,绿荫常在,终究春有百花开,夏有皓月明的时候。
人生也是这样,失败一次、二次…… 没关系,关键是不能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,不能丧失人的善良秉性的种子,人生就能升华。青山几度变黄山,世事纷飞总不干;眼内有尘三千窄,心头无事一床宽。有时候,多事,不如以“无事”处理来得更为直接、彻底。
凡夫的我们心量包容的程度不够没关系,只要我们慢慢养成以平常心来看待身边的人事物,多一些换位思考,以智慧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,生命的品质必然有一次次的飞越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