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智慧、慈悲与爱心力量的时候,与人为善才会有益而无害。慈悲与爱要靠自己的付出与努力才能获得,而以智慧为指导去给人方便,给人慈悲,才会更好地得到别人的慈悲与方便。
“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”有智慧的人必然明白,以慈悲的心去帮助救济陷于危难困苦的人,才是真正在帮助自己的人。
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,听到挣扎的声音。睁开眼睛一看,原来是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。 他伸手把它捞上来,被蝎子竖起的毒刺蛰了一下。 他把蝎子放到岸上,继续打坐。 过了一会儿,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。睁开眼睛一看,蝎子又掉到水里了。 他又把它救上来,当然又被蛰了一下。 他继续打坐。 过了一会儿,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。
旁边的渔夫说:“你真蠢,难道不知道蝎子会蛰人吗?”
“知道!已经被它蛰三次了。”
渔夫又问:“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?”
禅者说:“蛰人是它的本性,慈悲是我的本性。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。”
这时,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。一看,还是那只蝎子。他看着自己肿起来的手,看看水里挣扎的蝎子毫不犹豫地再次向它伸出手去。
这时,渔夫把一个干枯的树枝递到他手上。禅者用这根树枝捞起蝎子,放到岸边。 渔父笑着说,“慈悲是对的,既要慈悲蝎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所以,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。”保护好自己,才有资格去善待别人。
“水有源,故其流不穷;木有根,故其生不穷。”每个人都拥有生命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生命,并珍惜生命。唯有把自己的生命净化了、安定了、调柔了,佛法才会真正把你的生命升华、显现,进而迸发出生命的无限慈悲、爱心和智慧的潜能。佛说:“譬如冶金师,淘尽其质,方可冶炼各种金器。”
“慈悲是对的,既要慈悲蝎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”人活着的唯一任务,就是净化自己,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,走向解脱,直至成佛。因此,慈悲他人是对的,但更要懂得慈悲自己。所以,“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。”
我更为禅者践行慈悲契而不舍的精神感动!因为,能为别人设想的人,永远不会寂寞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禅者真正懂得了“水有源,故其流不穷;木有根,故其生不穷”的精神,有了源,有了根,他的生命才不会寂寞,更不会因苦难而退缩。
评论